靜電消除器消除靜電的能力主要判定的標準有:靜電消除速度、離子平衡度及消除靜電能力的壽命。更確切地說,即快速消除靜電、消除靜電后將離子平衡穩定保持在接近0V,以及長時間維持這些特性的能力。
靜電消除速度
靜電消除速度是指將物體表面所帶靜電從±1000V消除到±100V所需的時間。靜電消除速度由特定時間內靜電消除器可以向帶電物體表面發送的必要離子數量決定。要增加離子數量,應該提高離子生成能力(單位時間內的離子生成量)。靜電消除能力取決于應用高壓的方式。
離子平衡度
帶靜電物體經過靜電消除器消除后表面使用靜電電壓大小即離子平衡度,一般出廠檢測是先給儀表施加電壓,再用靜電消除器消除儀表表面的靜電,10S后儀表所顯示的數值即離子平衡度。離子平衡度是靜電消除器能夠消除多少靜電及能夠在最低值保持多長時間的度量標準。它還可以表示正負離子的生成率。帶電物體上的正負離子的數量相同時,該帶電物體便幾乎呈電中性了。如果物體表面的靜電壓越接近0V,靜電消除器的平衡狀態越好。離子平衡度通常在安裝消除器時根據安裝情況或環境進行調整。
靜電消除能力的維持
靜電消除器的能力(靜電消除速度與離子平衡)隨時間逐漸減弱。能力減弱的主要因素是電極探針上的堆積物與電極針的磨損。這兩種情況都是由電極針上的高壓引起的。靜電消除器在電極針尖端聚集電荷以產生電暈放電,從而生成離子,但如果有微粒聚集在電極尖端,則尖端聚集的電荷便會減少,從而導致離子生成量減少。離子生成量減少時,靜電消除速度下降。如果正負離子以相同速度減少,則會使靜電消除速度趨緩,不過,實際上負離子減少的速度會大于正離子。